超市数据分析该做些什么(超市销售不好的分析和改进)

如何建立零售行业的数据分析模型?

商品分析应该是零售行业最最关注的点,无论是领导或是业务人员,都会面对以下问题:

到底哪些商品能够获得消费者青睐,一路飘红?哪些商品应该淘汰?应该淘汰的商品销售额占比是多少?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区间分布是怎样的等等。

为此,我用FineBI整合了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加工、清洗后,进行下面三个分析,ABC分析:根据商品对店面销售的贡献度及顾客对商品的本身的需求,按照70%,20%,10%将商品分为A,B,C分类,并进行分类数据分析,包括 SKU数量,销售金额,库存金额。商品价格带分析:商品价格带分析是零售商在做市场研究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同类商品不同价格带的销售额,销量,掌握此类商品用户的消费层次及数量,勾画出超市对该商品的基本需求。从而超市采购再根据店面定位来选择商品的采购层级及数量。品牌效益分析:通过对各品牌对应的销售额,利润,客单价,销售成本率等指标的月度变化趋势,进而评估该品牌的效益。

零售数据分析BI方案是奥威BI软件独有的行业解决方案,主要特点是务实、高效,用于针对性分析零售不同主题的销售数据,为提升销售额、销售利润提供直观高效的可视化分析报表(决策支持)。但这样说太虚,零售数据分析BI方案到底能够为零售企业提供怎样的决策支持,具体针对哪些零售实际问题?透过下文,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超市数据分析该做些什么(超市销售不好的分析和改进)

经营1000平的超市日销1万左右,销售一直上不去怎么提升?

【灵兽山】观点:1000平米超市开业2年了,日销售额1万元的确很低。相比于5000平米商超动辄日销40万,以及不到100平米便利店日销4000元,无论是利润还是坪效都相差太远,更不用说已经投入的。

另外,看起来临近的生鲜超市与自己社区超市,在类别上进行了互补并双向引流,但对盈利方面确是毫无帮助,甚至产生的成本都是浪费的。这样的情况若想提升业绩,需要对商品结构、面积坪效以及经营方式三方面进行梳理调配。

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直接缩小面积,做个数据分析,把品类缩小;

原因一,生鲜是中大型超市的黄金搭档,你旁边又来一个专业的;

原因二,近年来综合体的崛起,基本在负一楼配备的都有超市,而且都是名牌,基本可以覆盖3公里左右,另外24小时便利店也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加上超市的毛利也是低的可怜,成本日益提升……内忧外患,是条不归路……

如果说有没有方法,我觉得可以考虑拿出来一部分面积,加盟个(双汇卖肉),再搞个水果店,再找个人再来做个专业的生鲜店,假如旁边有一个再开一个,其实反过来想想,可能会形成一种势能,吸引力……

只有这两个出路吧,第一缩小经营,第二往大了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