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有哪些奖项(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中国从先秦到明清有名的科学家,你觉得最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的人会是谁呢?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78f0006aa4fa825461b”, “vname”: “”, “vid”: “v020165f0000bmfaipjivfcqtq7nbe70”, “thumb_width”: 642, “src_thumb_uri”: “2d78f0006aa4fa825461b”,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mosaic-legacy/2d78f0006aa4fa825461b~noop.image?x-expires=1993075318&x-signature=txMJtZL%2B3oSC4elzkgobMatFdXA%3D”,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222.255,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6, “file_size”: 5234320}, “ultra”: {“duration”: 222.255,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4, “file_size”: 9640089}, “normal”: {“duration”: 222.255,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2, “file_size”: 3937434}}, “md5”: “1292e74b78f8bfcae190ee385ccac35e”, “duration”: 222.255, “file_sign”: “1292e74b78f8bfcae190ee385ccac35e”, “thumb_uri”: “2d78f0006aa4fa825461b”, “vu”: “v020165f0000bmfaipjivfcqtq7nbe70”} –}

诺贝尔奖有哪些奖项(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感谢“今夜”的邀请!

实话来说,我个人认为如果真把诺奖(单指科学领域)放在中国古代,我们教科书上的名人很可能很难获奖,反而会是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可能获奖,譬如说发现火药的某位炼丹师,发现磁石的某位劳动人民等等。

第一个问题:诺贝尔奖都设立那些奖项?答:物理、化学、医学或生理学、文学、和平、经济六种奖项。

所谓“科学”实际是一个非常宽泛、笼统的称呼。要搞清楚中国古代那些人可以获得科学领域的诺奖,首先我们要明白诺贝尔奖都设立那些与科学相关的奖项。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3100万瑞典克朗遗产作为基金,与1895年创立的奖项。按照他的意愿,授予: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物理);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化学);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医学或生理学);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文学);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和平)。

所以在诺贝尔奖早期共设有:物理、化学、医学或生理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再后来又设立了经济学奖。剔除文学奖、和平奖和经济学奖,其实物理、化学、医学或生理学都可以被称为狭义上的科学。所以诺贝尔奖虽然是普世的,但并不是涉及每个领域。

这里举一个有趣的例子,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设数学奖?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诺贝尔本人讨厌数学家,可见有时候名人也有任性的时候。

第二个问题:诺奖在科学领域授奖原则是什么?答:开创性的发明或者发现。

其实诺贝尔先生的遗嘱,已经代表了诺奖的授奖原则。不管是物理、化学、医学或生理学这些和科学相关的奖项统一的一个标准就是开创性的发明或者发现。

在物理学领域其实比较特殊,因为物理学本身也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在历史上主要有两个获奖大户:一个属于纯粹的基础理论,如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居里夫人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等等;另一个则属于天文领域,如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等。

而在化学、和医学或生理学领域则主要集中在具体的技术应用,譬如说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国的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第三个问题:中国古人那些可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答:主要集中在化学和医学生理学领域。

明白了以上问题,我们就可有逐个对诺贝尔三个关于科学的奖项进行分析:

第一、物理学奖:客观而言在物理奖上中国古人想依靠单纯的基础理论获奖的可能性基本为“0”,因为中国古代并没有诞生科学的土壤,即使是发现了某项技术,也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性总结。譬如说对磁性的认识,虽然发现了这一现象却没有系统、科学的总结,更没有诞生任何理论,发现这一现象的人也并未在史书上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天文领域也是一样,虽然中国古代有最完备的天文档案,却往往将其归结为上天的意志,并没有展开系统、科学的研究,更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宇宙观。

第二、化学奖:虽然中国古人在物理学领域鲜有作为,但在化学领域还是有一定的建树的,最著名的譬如说火药的发明,可称得上是诺贝尔的祖师爷。但遗憾的是,发明火药的这位炼丹师仍然在历史上没留下任何的文字。

第三、医学生理学领域:中国古代鲜有对人体解剖的记录,但中医确却发现了人体穴位的存在,在医学上中国古代也有很大的建树。但很遗憾,这些发现者仍然没能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总之在中国古代,因为统治阶级和文化的因素,不仅不重视自然科学,而且对技术天生抱有敌视、鄙视的态度。所以虽然很多初生的技术最早诞生在中国,但我们并未加以系统的研究总结。发现者也并没有因此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仍然属于卑贱的工匠,连史书也不愿记录他们的名字。因此,如果真把诺奖搬到古代,真正能获奖的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某些名人,而是那些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劳动人民。

全息解读《三体》,深度解读科幻,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